<form id="d1jhx"></form>
<form id="d1jhx"><nobr id="d1jhx"></nobr></form>

    <address id="d1jhx"><nobr id="d1jhx"><nobr id="d1jhx"></nobr></nobr></address>

                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詳情

                家政业指导价“限高”还是“绑架”

                時間:2012-04-21    來源:廈門戰友情家政
                6800元請一個月嫂,5500元請一個育嬰師,2600元請一個保姆一場由鄭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召開的鄭州市家庭服務業主要工種服務價格征求意見座談會,因為制定了工資指導價而備受關注。然而,這個本意在于改善月嫂、育嬰等家政服務“漫天要價”現象的座談會卻引來爭議:行業協會究竟能否制定指導價,而指導價會不會“綁架”市場價格?

                行業缺口推高家政業報價

                在鄭州,龍年生子扎堆。鄭州市各大醫院的婦產科特別繁忙。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的產科門診統計顯示,春節期間誕生了119個寶寶。春節以來,產科平均每天門診量增加20%。

                “找保姆難,找好保姆更難。”4月17日,在鄭州市婦幼保健院,預產期在8月份的李思告訴記者,現在鄭州隨便找一個普通月嫂都要5000多元一個月,還十分難找,一些所謂“金牌”月嫂更是貴得離譜。

                在位于鄭州市南陽路大石橋附近的“我愛我妻”月嫂公司官方網站上,記者發現,該公司月嫂分為6個級別,收費標準依次為:初級月嫂2800元,中級月嫂3800元,高級月嫂4800元,特級月嫂6800元,金牌月嫂8800元,鉆石月嫂11800元。

                業內人士分析說,高級月嫂專業人才匱乏,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高端化需求,是月嫂工資連年走高的直接原因。月嫂只是家政行業工資“漲”聲一片的縮影。“按每個家政服務人員一年平均服務4個家庭計算,鄭州市家政服務市場每年需24.3萬家政服務人員,即每年家政從業人員缺口近12.7萬人。”鄭州市家政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鄭州市約有城鎮人口860萬,共有2436501個家庭。據保守估計,其中近40%的家庭有家政服務需求,家政服務人員的供應則相對“短缺”。除了供求失衡外,行業內專業人才的比例同樣極不協調。不少待業人員認為家政行業社會地位低,即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干。

                指導價出臺供需雙方均不滿

                為規范和改善月嫂、育嬰等家政服務“漫天要價”的問題,4月12日,鄭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召開了全市家庭服務業主要工種服務價格征求意見座談會。

                會上,一份鄭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公布的《2012年鄭州市家庭服務行業主要工種市場指導價(討論方案)》擬訂:月嫂每月最低2000元,最高6800元;育嬰師每月最低2000元,最高5500元;保姆每月最低1500元,最高2600元;小時工最低20元,最高35元。對比2009年的指導價,本次指導價上漲幅度明顯:以母嬰護理(俗稱月嫂)為例,2009年初級工每月最低為1200元,本次草案調為2000元;高級工的變化更大,2009年最高指導價每月為3800元,本次草案調為6800元。

                “指導價是我們調查摸底了整個家政市場行情后,結合鄭州市統計局調查數據,并借鑒了周邊城市的價格后制定的。”鄭州市家政協會負責人介紹說。然而,對于鄭州家政協會負責人指導價意在”規范家政市場,遏制價格虛高”的說法,包括各方專家和市民在內的與會代表并不完全認同。鄭州市物價局副調研員平年佑說,“市場指導價只是供買賣雙方參照的價格,是談判時的一個議價砝碼,不具有法律意義,但可以解決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行為。”

                參加座談會的鄭州市消協秘書長周明祥認為,雖然指導價不具有強制性,企業往往就高不就低。易于被經營者作為定價標準,甚至會形成行業壟斷,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個月嫂如果工資6800元,恐怕沒幾個家庭用得起。”一些市民代表在會上公開反對說,行業指導價發布會不能成為漲價會。對此,一位家政公司負責人回應說,“如今市場經濟,價格定多少市場說了算。今年龍寶寶扎堆出生,月嫂緊俏,價格自然會上升,比指導價高也不足為奇。”

                規范市場有利于行業發展

                記者調查發現,在鄭州大部分月嫂公司,都對本公司的月嫂進行了“分級”。一些公司散發的宣傳單上說明“月嫂等級是以其工作經驗、客戶評價、資格認證以及嬰兒、產婦護理內容的不同為標準評定的。”

                對于這個評定標準,鄭州陽光寶貝的一位負責人透露,評定主要是各企業自己的行為,所謂的資格認證往往是該公司自行組織不同等級的月嫂考試,合格者被授予相應等級稱號,而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職業培訓課程上并沒有月嫂培訓評級。

                服務缺乏標準、定價混亂、管理機制不完善,有些家政公司故意夸大月嫂服務的專業水平,加上市場不斷炒熱月嫂工資,使得鄭州不少市民對此次“指導價方案”心存疑慮。鄭州市市民何煦說,現在,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家政服務的實際服務水平與價格是不是有所背離的問題,這不是家政協會發布一個指導價能解決的。希望家政協會多在制定行業服務標準上下工夫,而不總是單單在價格上。

                “有的收費高的所謂星級月嫂聲稱可以治療‘產后抑郁’,這根本不屬于家政服務的工作范圍,就算有關人員經過培訓,也不具備從業資格。”鄭州市社科聯的梁曉冬說,當前家政服務行業準入門檻低,人員自由流動性強,如果過分強調賣方利益,將造成人員隨意進出,價格過山車般起伏,消費者對市場不信任,最終損害了雙方的利益。

                “規范市場比限價更有利于行業發展。”河南教育學院教授劉筠說,成熟的行業市場,收費標準應該由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而監管部門應制定行業準入門檻,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督促服務提供機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高素質的月嫂會進入行業,平衡供需,行業的收入水平自會回歸到相對理性的位置。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