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人数三年不增 或激发家政行业变革
時間:2011-12-25 來源:廈門戰友情家政
近期,海南省商務廳對海南家政市場做過相關調研,發現近些年來人們對家政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多,目前,海南城鎮家庭中有70%對家政服務有需求,且每年呈15%的上升趨勢。一方面,市場對保姆、月嫂、保潔等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很大,出現“一人難求”現象;另一方面,保姆從業隊伍未見擴大,連續三年統計數量基本不變;而又有大量的農村閑散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女工找不到工作。
這是海南家政服務業一直擺脫不了的矛盾怪圈。
春節臨近
家政市場雪上加霜
“現在找個月嫂真難,找個價格和人都合適的更是難上加難。”今年58歲的鄭惠清大姐家住海口紫金花園,一提找月嫂的事,她向記者大倒苦水。
眼看兒媳婦的預產期就要到了,鄭大姐至少打了10多家家政公司的電話,最后在海口大嫂政服務中心找到一個月嫂,價格在4500元-5000元之間。如果再來晚點就“沒戲”了。
鄭大姐反映的情況,記者在海口大嫂政服務中心得到了印證。
“幾年前開始,春節臨近時家政市場就很火爆。”該公司工作人員李女士稱,每年春節前,家政員的預定量都會翻番,特別是今年春節趕上“龍頭兔尾”的好兆頭,許多家庭都想在歲末年初生孩子,因此月嫂需求量隨之增加。
“現在找月嫂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否則到1月份有的月嫂回家過年,到時候再約就難了。”
緊俏的家政服務也讓服務費用水漲船高。12月20日至22日,記者走訪海口多家家政公司了解到,雖然距離春節還有1個月,但海口家政市場卻提前升溫,海口眼下保姆薪水普漲100元到200元,普通保姆薪水已經上漲至1600元-1700元,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行情達2000元,春節期間的月嫂達到6000元,不少雇主得知價錢后都直呼“傷不起”。
“跑了好多家家政公司,也沒找到合適的住家保姆。”12月21日上午,家住??谑形拿鳀|路濱江溫泉小區的王先生在??跓嵝娜思艺罩行拈T前說。
該家政公司的吳小姐告訴記者,春節臨近,很多保姆都不愿意再做住家型,有的要提前回家過年。因此目前住家型保姆比較緊缺。
實際上,不僅僅是臨近春節才出現保姆荒。近期,海南省商務廳通過相關調研發現,目前三亞有家政服務機構約300家,但注冊50萬元以上的僅有5家,其中真正從事家政服務業的僅1家。這些不相稱的數字,從另一個方面反映當前家政市場的窘境。
“供需差距過大是一方面,市場不規范也不容忽視。”海南省商務廳服務業和服務貿易處處長李學鋒說,目前,海南省家政服務市場沒有準入機制,行業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標準不透明、不公開,易引起法律糾紛;供需雙方不信任;從業人員不把家政服務當做一種職業,而抱有短期行為的思想等,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海南家政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需求強勁
他們卻不愿做保姆?
幾個月前,海南新南方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曾到海南省農墾系統舉辦員工制保姆動員會。當時,海南省農墾動員了400多位下崗女工聽講,最后僅有1人報名參加培訓。
這樣的窘況,海南省婦聯發展部負責人楊娟幾年前已碰到不少。當時,廣東省婦聯組織當地家政公司來海南招聘保姆,海南省婦聯受委托到定安、屯昌等地協助宣傳、組織。楊娟記得,當時組織20多人到廣東去當保姆,但沒過幾個月,大部分人借著春節回家不走了,最后堅持下來的僅剩1人。
今年4月,海南省婦聯與海南省就業局聯合舉辦女性專場招聘會,專門開辟了一個家政服務專區,然而相比其他區域,家政服務專區門庭冷落、詢問者寥寥無幾。
“我們從來就不缺剩余勞動力,也不是沒有市場。”楊娟分析說,很多人寧可選擇累點、錢少點的工作,也不愿涉足家政服務,她們要么認為保姆地位低人一等,名聲不好聽;要么擔心跟雇主相處不來,沒有安全感;要么覺得家政業不自由,不愿意受人拘束。
記者了解到,目前保姆的來源有兩種渠道,農村閑散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女工。城市下崗女工在素質方面較具優勢,但由于觀念問題,寧可少掙點錢也不想給人家當保姆。而農村閑散勞動力則越來越多地被“轉移”到島外。同時,由于家政服務業社會保障機制建設落后,大部分保姆無相應人身保險、勞動保障,還存在服務超時、超量勞動甚至受歧受虐等現象,也使行業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實際上,海南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并不規范,市場上多依靠彼此介紹,或通過中介找保姆。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家政企業與保姆之間沒有勞動關系,實際的雇傭關系是在客戶與保姆之間發生的,而保姆和客戶之間的雇傭行為,并不受勞動法的保護。
不少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認為,此種關系導致保姆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也直接導致保姆隊伍嚴重不穩定,這是“保姆荒”產生的根本原因。
“三權”分開
或激發家政行業變革
近年來,隨著國家“家政服務工程”的試點與推廣,家政行業的困境與出路問題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海南家政服務培訓和家政服務網絡體系建設也從無到有,規模、范圍逐步擴大。
據海南省商務廳統計,截至今年11月31日,全省家政服務網絡平臺共有23家企業加盟,發展會員企業628家,通過組織培訓、考核并頒發結業證書,解決了約4200余名城鎮下崗工人和農村未就業人員的就業。
但由于大型家政集團公司尚未形成、高層次服務人才短缺,加之一些小型中介公司的惡性競爭,海南家政服務行業發展急需規范和引導。
李學鋒介紹,海南將利用實施“家政服務工程”這一時機,針對以往家政培訓弄虛作假、套取補貼的現象,通過“‘三權’分開、相互監督”的原則,把保姆培訓作為真正解決海南“保姆荒”問題的抓手。
所謂“‘三權’分開,互相監督”,即培訓、考試、就業實行三段分開,通過完善培訓機制,逐步推行持證上崗。李學鋒介紹,培訓將交由教育培訓機構承擔;考試則委托專門的職業鑒定機構;就業則由家政公司負責。
也就是說,每人1400元的家政培訓費將按不同比例分成三部分,待保姆上崗就業3個月后,再分別發放到各個階段的負責機構。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通過幾項舉措,推進海南家政業發展。”李學鋒說,比如扶持一批管理規范、運作良好、示范性強的家政服務企業,計劃在原有4家重點企業的基礎上擴大到8家,計劃引進1家至3家省外家政知名企業來海南開連鎖店;同時繼續開展家政人員技能培訓,力爭每年培訓5000名業務熟練的家政從業人員;還有就是組建家政服務行業協會。
這些舉措,確實具有針對性,或許,隨著家政行業變革的推進,“保姆荒”問題才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