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學校附近的房子辦公
這學期,付鳳軍在重慶科技學院附近的富力城租了一套房子,他開辦的家政服務公司就在這兒開業了。每天,付鳳軍在學校上完課,就騎著自行車風塵仆仆地去打理公司的業務。
付鳳軍辦的家政公司業務有點與眾不同,他給公司的定位不是簡單的中介,業務類比也相當豐富。“我們的服務項目主要有8類,包括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幼兒照顧、家教、涉外家政、大學生助理、私人管家。”付鳳軍說,公司的家政從業人員分了多種類型,上崗前都要作專業培訓。
“我的想法是通過一個平臺,讓重慶也能有像‘菲傭’一樣高素質的家政服務員。”付鳳軍說,很多家政公司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對培訓和專業知識的提升不太重視,他的家政公司有基礎整合高校的教育資源。
目前,付鳳軍的公司簽約了80多位員工,定期、不定期地他會聯系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給家政服務員做培訓。“我才剛剛邁出第一步。”付鳳軍說,今后公司的主打產品是把家政實體做成一個電子商務的家政平臺,“這將會全方位整合家政資源,給主顧帶來網上快捷的訂單服務,同時家政人員服務的家庭還可以享受我們的日用品、電器、蔬菜等配送服務。”
做家政是為了幫媽媽減負
付鳳軍今年23歲,是重慶科技學院工商管理會計專業大三的學生。一個大學生,他為什么會對進城務工人員、下崗大嫂云集的家政行業情有獨鐘?
之所以看上家政公司,付鳳軍最初的想法是為了幫媽媽減輕負擔。
付鳳軍老家在江津白沙,在他5歲的時候,父親得重病去世了,是媽媽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帶大。
小時候,他的媽媽在鎮上一家絲綢廠上班,干著繁重的體力活。因為收入不高,下班后媽媽還要開墾家里的自留地,種點小菜來貼補家用。“媽媽把我養大相當不容易。”付鳳軍說,小時候他跟媽媽一直生活在一個8平方米大的宿舍里,家里的碗柜和電視機只能用繩子吊起來。因為長期勞累,媽媽還患了胃下垂和腰椎盤突出。
后來,他媽媽上班的絲綢廠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下崗失業的媽媽為了供付鳳軍上學進城當了保姆。“媽媽在別人家做住家保姆,天天打掃衛生、買菜煮飯,一個月只有三四天休息時間,工資1500元。”付鳳軍說,保姆的工資不太高,主要是他們沒什么技能,我想如果能幫媽媽提高一下護理、理財等方面的知識,那可能會干得輕松點、收入高一點。
從反對到成為公司員工
對于兒子創業開家政公司,付媽媽一開始強烈反對。“你好好的大學生干這一行,是不務正業!”付媽媽不能接受兒子跟她走上同一條路。
付鳳軍考上大學真的很不容易。2007年,付鳳軍第一次參加高考,上了三本線。心高氣傲的他覺得成績不理想,于是選擇復讀,準備考上理想的本科大學。也許是心理壓力太大了,沒想到第二年,付鳳軍高考成績下來后,比第一年還差幾分。
怎么辦,繼續高考還是自己出去闖一闖。“那個暑假我開始了打工生涯。”付鳳軍說,他先是在主城一家公司應聘業務員,沒想到遇到了皮包公司,辛苦打了水漂,后來在同學的引薦下他去廈門打工,可遇到了更大的麻煩。“差點進了傳銷組織,幸虧我反應快,及時抽身出來了。”
打工不成功,付鳳軍回到江津第三次參加了高考,這一次他考了520分,上了本科大學,還讀上了不錯的專業。
“我能理解媽媽的擔心。”付鳳軍說,在他大一的時候就開始著手策劃工作。但是,媽媽反對他辦家政公司。之后他把策劃書、公司發展計劃詳細給她講述后,她的反對才沒這么強烈,“現在媽媽是我的員工,還參加了業務培訓。”
學校支持并幫助他創業
在校大學生創業會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重慶科技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老師陳勇一直很關注付鳳軍辦家政公司,他很支持學生創業。“創業是實現學生就業最好的平臺。參與創業的學生還能帶動一批同學。我們覺得大學學習不是教死板的書本知識,學以致用很重要。付鳳軍就是在一邊學習,一邊實踐。”
陳勇說,目前付鳳軍的公司剛剛起步,要走上正軌還需要外力扶一把。“學校創新創業中心聯系了沙坪壩生產力促進中心一起參與‘孵化’、推動這家公司申報微企業。”
“建家政電子商務平臺是個很好的想法。”陳勇表示,今后科技學院將積極配合公司業務。學校家庭困難的同學、相關專業老師會不斷充實進入公司的特色家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