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满意率太低:34%的人觉得贵,22%的人抱怨没爱心
時間:2011-11-20 來源:廈門戰友情家政
有人用“雇主、家政服務人員、服務企業,三不滿意”來形容中國目前的家政服務市場。雇主抱怨價格貴,服務人員責任心差、不認真;家政服務人員也有不少怨氣,比如收入低、不受尊重等。日前,本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12580生活播報》就我國的家政服務現狀進行了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您請過家政服務人員嗎?
1.偶爾請 50.0%
2.定期請 33.3%
3.沒請過 16.7%
您請的是哪種類型的家政服務人員?
1.小時工(計時服務工),以打掃家里衛生為主 41.7%
2.抽油煙機、馬桶等家居用品的修理工 16.7%
3.照顧老人的服務員、為老人請的護理工 16.7%
4.照料產婦新生兒、嬰幼兒等的服務人員 16.6%
5.其他 8.3%
關于家政服務,您遇到過哪些問題?(多選)
1.價錢越來越貴,請不起34%
2.服務人員沒有責任感,缺少愛心 22%
3.工作不認真,合同上簽訂的項目不能完成 16%
4.損壞過家具、裝飾物等 8%
5.道德問題,如偷東西等 8%
6.照顧嬰兒的“育兒嫂”、癱瘓病人護工的技術不過關 3.6%
7.服務人員打掃衛生時摔傷、割傷等 4%
8.其他 1%
您認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1.一旦出現糾紛,沒有專門機構來界定和解決問題 33.3%
2.家政服務人員培訓不到位,技術不過關 25.0%
3.這個行業沒有法規約束,從業人員沒有顧慮 16.7%
4.多數家政服務公司屬于中介性質,價錢、服務都是自己制訂,沒有統一標準 16.7%
5.其他 8.3%
從萬余人所做的問卷來看,價格貴是比較集中的問題之一。對此,北京家政服務協會會長李大經表示,這與全國物價水平普遍上漲有關,也與家政服務的性質有關。她認為,我國的家政服務需求總體上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需要的多是小時工;第二類是有產婦和新生兒需要照顧的家庭,需要的多是短期家政服務人員;第三類是有病人、老人、嬰幼兒需要照顧,不得不請的一類,服務時間較長,費用較高,因此更容易覺得貴。她認為,針對老年人的服務應逐步轉向公益,減輕家庭負擔。
調查還顯示,22%的人認為家政服務人員沒有責任感,16%的人覺得他們工作不認真。李大經解釋道,這的確與服務人員的技能、素質有較大關系。北京的家政從業人員中,90%以上為來京務工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流動性非常大。他們往往是因孩子上學、家里蓋房等暫時性困難入行,困難解決后,不少人就會離開。這導致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熟練工很少,直接限制了他們的經驗積累、素質提高。
從調查來看,約有1/3的人希望糾紛出現后,有專門的機構出面解決。李大經認為,想法雖好,但現階段很難實行。家政服務發生在一個私密空間,譬如打碎的一個碗,可以說是普通的,也可以說是無價。因此,很多時候,需要雙方協商解決,若是協商無果可能就需訴諸法律。目前,我國還沒有具有可操作性的全國標準規范,但北京、寧波、鄭州等城市均已制定地方標準。
“另一個現象同樣值得注意:很多家政服務人員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關愛。他們從社會底層來京謀生,不少人遭遇過雇主謾罵、無理苛刻的要求。”李大經透露,有關機構曾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人認為給家政服務員休息日不合理,六成人認為他們不能與雇主同桌吃飯。“我呼吁雇主們也應換位思考,尊重他們的工作和人格,善待他們。”
那么,如何選到合適的家政服務人員呢?李大經給出了4點建議,一是要選擇經過政府部門批準、有一定規模的正規家政服務組織。那種“一間房子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個經理”的公司最好別去;二是要查看家政服務員的身份證原件、體檢證明。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要求家政從業人員提供當年縣級以上醫院的體檢證明。在北京,如果是產婦和新生兒服務,必須有北京正規醫院開具的體檢證明;三是明確請家政服務人員的目的,別奢望一個人解決所有的問題;四是和公司簽訂正規的家政服務合同。此外,雇主也應對家政服務人員進行指導,幫助他們盡快融入進來。
來源: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