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1jhx"></form>
<form id="d1jhx"><nobr id="d1jhx"></nobr></form>

    <address id="d1jhx"><nobr id="d1jhx"><nobr id="d1jhx"></nobr></nobr></address>

                首頁 >> 新聞動態 >> 新聞詳情

                家政业为何难推“员工制”?

                時間:2011-09-27    來源:廈門戰友情家政
                新華報業網訊 同樣是做保潔,張翠芳與李勝蘭的上班方式則有些不同。張翠芳在3家家政公司登記做鐘點工,基本上每天要抽出5-6小時服務固定的2-3家雇主,如果在哪家做得不順心可以隨時“跳槽”。而李勝蘭則沒這么自由,她必須像普通上班族一樣正常上下班,有單子上門,公司派她去哪兒她就去哪兒,做完一個單子再由公司派發另一個單子。這就是家政服務業“非員工制”與“員工制”的差別。

                所謂員工制,是指家政公司與服務人員雙方簽訂勞動合同,服務人員作為家政公司的一名員工派遣到雇主家中服務,公司按月發放工資、上保險、協調矛盾等。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出臺了關于鼓勵家政業實施“員工制”的通知,“對于實施‘員工制’的企業,將予以免稅三年,獲得馳名商標的企業可獲得100萬元的獎勵。”這對于微利的家政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喜訊。然而,通知實施半年下來,“員工制”在家政業的響應并不多,很多企業都表示“沒那么容易”。

                高成本讓企業望而卻步

                “免稅是有前提的,我們依然覺得壓力很大。”南京秦淮天潔家政服務公司的主管崔居蘭介紹,家政業是微利行業,稅收在很大程度上牽絆著“員工制”的實施,雖然政府在扶持政策中提出免稅三年,但前提是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家政公司要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為其繳納社保,并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員工支付工資。崔居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140元,繳納五險的費用大概占了工資的32%左右,讓利潤率只有5%的家政服務公司去承擔這部分費用顯然很吃力。“我們收的費用就那么多,既要交房租、水電費,還要付工資、交保險,那不是鐵定虧本嘛!”因此,崔居蘭明確表示他們不會走“員工制”的道路。

                無錫喜洋洋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張經理也表示,這樣做企業的負擔很大。他介紹,喜洋洋從2010年年底開始實行“員工制”后,像照料老人的保姆每月可以拿到1400—2200元,與之前1077-1692元相比,上漲了近30%。這對家政服務員來說自然是福音,但企業的成本壓力更大了。而企業因為擔心失去客戶又不敢將壓力轉嫁給雇主。

                改革路上孤掌難鳴

                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這也給企業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題。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張建紀表示,由于行業本身的先天不足,家政行業存在著身份安全風險、身體健康風險、培訓質量風險、法律保障風險、糾紛賠償風險、公司的管理風險等等。“如果公司沒有能力承擔這些風險,實施‘員工制’就等于給自己找麻煩。”一位家政服務機構的負責人直白地說。

                南京幫你幫我家政服務公司的徐經理也深有體會地告訴記者,很多家政服務員本身也不愿意被束縛,哪里出錢多隨時就打包走人,很少有人愿意固定在一家干的,這種隨意性給他們的管理帶來很大不便。持有相同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因此,至今“員工制”的推行也只是部分企業在“小試牛刀”。

                “自己干比較自由,可以自己支配時間和選擇雇主。”張翠芳說,而“員工制”與“非員工制”的區別不僅在于此,收入也有一定的差距。她告訴記者,她之前也當過一家家政公司的員工,雖然收入比較穩定,但除了公司派遣的單子外不能另外接活,因此每月扣除保險后工資還不到2000元。而現在她平均每天做5個小時左右,按15-20元/小時算,每個月收入至少在2500元以上,最多的一次還超過了4000元。

                “員工制”應走高端路線

                推廣“員工制”之路如果僅靠家政公司“單打獨斗”肯定是行不通的。我省近年來針對家政服務人員的投入已經不少,平均每年投入4500萬元作為培訓補貼,三年投入上億元,另外還有社保補貼等各種優惠。如今又增加了三年免稅的政策,以及100萬元的品牌獎勵。但是想完全依靠政府扶持實現家政服務的“員工制”,顯然不太現實。那么,家政業又該如何尋求出路呢?

                業內專家表示,其實“員工制”只是一種形式,社會對家政服務的要求在提高,預示著高端家政服務的市場潛力巨大。“很多人認為,做家政服務的大多是老頭老太、下崗工人,以后能不能有學校開設專門的家政服務專業,走高端路線,如果有年輕的高層次人才出現,市場對于整個家政行業的印象會有所改變,行業也會更有朝氣和活力,就像菲律賓傭人,一個月工資一萬多,但他們從開車到電腦,什么都會。”

                來源:新華報業網-江蘇經濟報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